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视角  >  内容页

《司马迁》欲做人艺历史剧分水岭【转】

2015-09-07 16:27:21 作者:佚名 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5年9月7日


本报讯(记者  郭佳)“北京人艺的历史大戏,《司马迁》或许是个分水岭”,昨天,与院长任鸣联合执导该剧的冯远征这样形容即将于9月15日搬上舞台的这部原创鸿篇。从《我们的荆轲》莫言用近乎市井的现代视角重审“义士刺秦”的故事,到同样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熊召政的《司马迁》,司马迁、汉武帝、屈原这些中华文明的顶尖人物巅峰思想对决背后的小细节与大情怀才是让历史剧化腐朽为神奇的强大支撑。

   以往在人艺的排练场,一位导演在台下、一位导演在台上的组合并不多见。而这一次,任鸣和冯远征可谓默契。冯远征说,“导演还是以任鸣为主,我主要负责剧本的修改以及和个别演员沟通表演的细节。剧本的画面感很强,信马由缰的东西多,几乎是10分钟一个场景的转换,后来我们在落地排演后都进行了重新整合。”在冯远征看来,“《司马迁》不同于《蔡文姬》、《李白》式的古装戏,它的节奏很快,或许会成为人艺历史剧样式的分水岭。”

   在昨天呈现的三个片段中,分别是司马迁与汉武帝,司马迁与好友仁安和父亲司马谈,以及司马迁与屈原的几段对话,无论是思想交锋还是灵魂的隔空对话,都是为还原司马迁从伟人到真实的人的心理过程。剧中,当汉武帝将司马迁的腰斩改为宫刑后,司马迁内心的屈辱在冯远征的表演中不是外在的形体而是内心的绞痛。于震饰演的汉武帝不怒自威,刚刚做完声带手术的他说台词尚有些吃力;余少群饰演的仁安风度翩翩,戏曲身段助力儒雅小生;王劲松的“杜一刀”则是不折不扣的调色人物,以小人物见常的他把握起来驾轻就熟。而冯远征的妻子梁丹妮在剧中同样饰演其妻子,虽然戏份不多,但每天她都不停在排练场外走动,就为在这样的气场中找找人物的感觉。任鸣说,“司马迁是我们所熟悉的,但他如何写《史记》我们却不知道,这需要我们提供细节的支撑,把宏大化为柔软,大情怀要体现在对人物内心的开掘上。”摄影/本报记者  王晓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