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3年的维也纳,全城人都在议论说,当年谋害莫扎特的凶手是曾任宫廷乐师的萨烈瑞。就在萨烈瑞临终之前,向人们叙说了他谋害莫扎特的原因和手段。剧情追溯到了1780年。正当奥地利宫廷乐师萨烈瑞平步青云,倍受约瑟夫皇帝恩宠之际,25岁的莫扎特来到了维也纳。关于这位被誉称为“音乐神童”的种种传说,使萨烈瑞不安。当他在男爵夫人的家中,听到莫扎特的一首小夜曲之后,更加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和恐怖。几天后,皇帝召见莫扎特时,萨烈瑞为欢迎莫扎特演奏了他创作的迎宾曲,谁料莫扎特竟凭记忆准确无误地将乐曲复奏了一遍,并加以即兴发展。天真的莫扎特哪会想到,这正刺伤了萨烈瑞的自尊,从而引起了他的忌恨,他决意要用种种手段来扼杀莫扎特的艺术前程。不久,莫扎特与康斯唐兹结了婚。为了对莫扎特进行报复,萨烈瑞便以让莫扎特做公主的音乐教师为诱饵,来勾引康斯唐兹。康斯唐兹迫于生计,答应了萨烈瑞所提出的卑鄙要求,并将莫扎特的乐谱交给了他。萨烈瑞贪婪地翻动着乐谱,不由地浑身颤抖,惊恐万状。他不得不承认,莫扎特的音乐是“绝对的美”,而相比之下,自己“只能是个庸才”。他大声地诅咒着:“狡猾的上帝!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于是他决心与莫扎特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他千方百计地阻止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演出;他一面在皇帝面前诋毁莫扎特,一面又在莫扎特面前百般讨好。他还发誓要用“饥饿”的手段,“叫这个人沦为赤贫。”穷困潦倒的莫扎特迁入了贫民窟,靠“共济会”的接济维持生活。这时萨烈瑞又煽惑莫扎特在歌剧《魔笛》中表现“共济会”的秘密入会仪式。歌剧创作完成之后,莫扎特果然以叛逆之罪受到“共济会”的摒弃。然而萨烈瑞对他的恶毒陷害并没有就此为止,当他得知精神已失常态的莫扎特正在赶写一首《安魂曲》的时候,便扮成“死神”的模样突然出现在莫扎特的面前,给莫扎特在精神上施以恐怖的压力。他既是威胁,又是乞求地说道:“我对你十年的嫉恨,最后要把你毒死。我恳求你死吧,让我一个人留下来!”一度离开丈夫的康斯唐兹,又回到了莫扎特的身边。耗尽心血的莫扎特,虚弱地喊着:“萨烈瑞!萨烈瑞!”愤然死去。剧情又回到了1823年。以“保护一切庸才的圣人”而得意非凡的萨烈瑞,用刮脸刀切开了自己的喉咙……但他并没有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