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博物馆动态  >  内容页

冯远征:我演王满堂

2020-01-20 16:10:01 作者:冯远征 新闻来源:《人艺批评》

分享到:

编者按:《全家福》根据叶广芩同名小说改编,由叶广芩、王志安编剧。该剧以主人公王满堂一家的经历为线索,讲述了老北京古建行里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从而折射出国家、社会的变迁。冯远征饰演的王满堂,是对传统手艺的坚守者,他一生恪守的准则让人看到什么是匠人精神。剧末一段王满堂的独白,是冯远征自己的创造,把全剧推向了高潮。他说:“因为演员与人物合二为一,所以这些话是从我内心流露出来的。”《全家福》首演于2005年,今年1月14日开始,《全家福》再度登台,陪伴观众度过2020年的春节。

    《全家福》是北京人艺2004年到2005年的重点大戏。记得导演任鸣给我打电话时我正在杭州拍电视剧,他在电话中说希望我能出演《全家福》中的男主角王满堂。我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他,拍完电视剧我就匆匆赶回北京参加话剧《全家福》的排练。

    《全家福》是剧院近些年没有的话剧样式。它像一部编年史叙述了北京从建国到跨世纪五十多年的变迁。七幕戏其中有五幕是每十年一个跨度,这就给我们每个演员对人物的把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满堂作为古建世家的传人,古建队的队长,是剧中的核心人物。他们一家的悲欢离合以及古建队经历的风风雨雨,折射出了从建国到跨世纪整个中国的命运。

    接到王满堂这个角色后,我首先查阅了有关北京古建行业的资料,特别是阅读了北京古建专家马旭初老先生的书,对于古建行业有了一些比较深入的了解。古建行实际上是世袭的,他们的技术是靠口传心授,像王满堂这样的古建队的头儿,不仅古建行里的各种活计样样精通,同时又有一定的艺术感觉。在修复古建筑的时候,不仅需要会干瓦、木、渣、石、土这样的粗活儿,还要精通雕梁画栋这样的细活儿。因此,王满堂这个人物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但他在古建行里可以称得上是专家。这样我心目中的王满堂既不是瓦匠也不是木匠,他是一个有很多古建学问的(不是有很高文化的)古建队长。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他都是古建队的核心人物。

    王满堂在剧中常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搞古建的无论是做事做人讲究的就是一句话:‘平如水,直如线。’”这是王满堂做人做事的准则,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第一幕中,他的爱徒二生参军时他是这么教导的;第五幕二儿子王国梁参加工作时他也是这么告诫的。无论是在大跃进拆东直门时他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还是在文革中舍命保护自己家的影壁,都充分体现出王满堂做事做人“平如水,直如线”的性格特点。特别是第六幕,当王满堂得知二儿子国梁承包工程因偷工减料而砸死人时,他毅然绝然让国梁去自首,这段戏是表现王满堂性格的高潮部分。我在表演上把这段戏分成了五个层次:第一层就是当王满堂得知国梁出事时,先是压着火。第二层,在他看到儿子偷工减料的发票时他爆发了。第三层,老伴儿大妞出来为儿子辩护时,他把所有的怨气和愤怒都发泄在大妞身上。第四层,当他把证据(发票)交给警察后,他无法正视儿子愤怒的眼光,虽然是大义灭亲,但面对不争气的儿子,他的内心是痛苦的。第五层,大妞的死他除了难过还有自责。而王满堂也并非完人,第二幕中他的大儿子王国柱带头拆东直门时,他抄起鞋底子把一腔子的无奈和愤怒摔向他的大儿子。抄鞋底子的动作是在排练中加上的,开始觉得可以加强动作性,强调当时的内心动作。在以后的排练中慢慢不断丰富,包括第五幕二儿子国梁惹王满堂生气时,他也要抄鞋底子打国梁。最后抄鞋底子成了王满堂的贯串动作,也是观众印象比较深的一个亮点。这一个抄鞋底子的动作也是王满堂性格特点另一个侧面的表现。

    在王满堂的情感线上,刚刚解放一家人准备开始新生活的时候,王满堂原先被认为已经炸死了的农村的媳妇麦子带着他们的儿子国柱突然找上门来,原本一家人的幸福生活被这突如其来的母子俩搅和乱了。王满堂也陷入两难的境界,一边是结发的妻子,另一边有救命之恩的媳妇。尽管王满堂的情感不是主线,不可能用浓墨重彩去描绘,但是是不可缺的部分。我尽量用细节来强调和两个媳妇的情感。剧中王满堂和麦子以及大妞的对话并不多,几处戏都是靠感觉,如麦子告别的戏,尽管我坐在边上没什么台词,当听到麦子说:“我们回去是离婚”时,我用了一个比较大的低头转头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痛苦。还有第六幕当大妞为国梁辩护时,我边说台词边用手中的发票敲打在她身上,表现出他对老伴儿平时娇宠儿子的不满,以及儿子不争气而闯祸的愤怒。

      再有就是最后一幕,当王满堂看到在老友的安排下,麦子回来时,我用了一个长长的凝视,慢慢地走过去说了句:“来了”,然后用了一个扭头转身来体现王满堂对自己五十多年情感历程的伤感。当女儿坠儿轻轻地叫了一声“爸爸”,我用手拍了拍坠儿的手,缓缓地转身走上前接过麦子手中的包袱,重新接过断了几十年的一份情。好的细节是可以撞击到观众心灵的。

      影壁,是剧中很重要的一条线索。它是王满堂家的传家宝,它牵动着王满堂一家和周围邻居们的命运。在不同的时期,影壁的命运直接折射出当时国家的命运。王满堂为了影壁也几乎经历了生生死死,几次差点搭上自己的命。剧中的结尾有一段戏,当王满堂得知北京市政府新的规划要拆掉他们的小院和影壁时,原剧本草草地收场了。通过一段时间的排练,我总觉得王满堂缺少一段对影壁表达感情的戏。为了使人物更完整,在征得导演的同意后,我写了王满堂哭影壁的一段独白。这是对师父、妻子大妞和爱徒二生亡灵的告慰,也是抒发自己对影壁难以割舍的情感,更是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在后来的演出中许多观众为之落泪,事实证明这段戏使王满堂这个人物更完整、更丰满了。

    演王满堂累!累就累在在三个小时的演出中,要用心体验五十多年的人生历程。

    演王满堂值!值就值在在我的演艺生涯中,又多了一个让我值得骄傲和自豪的角色。

    演《全家福》幸福!我们的辛苦和付出,换来的是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

                                                                                                     写于2005年9月



                                                             注:本文摘自2010年出版的《人艺批评》